亞律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

亞律智權雙月刊 Aug 10, 2017

從「嬌蕉包」的幽默設計 看中小企業法律風險評估的重要性

文 / 游智翔

臺灣嬌蕉國際有限公司(下稱嬌蕉)利用相片熱轉印技術將柏金包影像轉印至帆布包上,具濃厚臺灣味的MIT環保「嬌蕉包」因此誕生。售價約新台幣一千五百元,與動輒新台幣三十多萬元起跳的柏金包相比,價格實在親民。 

在臺灣掀起風潮後卻遭法國愛馬仕盯上,以侵害商標權及著作權為由要求下架停售,兩位負責人也因此遭受刑事判決。資本額僅一百萬元的嬌蕉國際有限公司若在銷售前做好法律風險評估,便可避免今日的損失或者將損失降至最低。

一、案件歷程    

(一)新聞報導時間點

(二)法院審判時間點


二、法律風險簡言之

(一)有形風險成本

1.刑事風險:
嬌蕉兩位負責人皆因侵害商標權被臺北地方法院判處三個月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以新台幣一千元折算一日,被扣案仿冒商標商品手提包一個沒收。易科罰金共為一十八萬元

2.民事風險:
假設法商愛馬仕按商標法第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三款之規定選擇舉證責任最輕之計算方式,保守估計損害賠償額為約為一百五十萬元。

3.時間與律師費的支出:
臺北地檢署於2011年6月21日提起公訴,至2013年3月29日臺北地方法院判決,歷經近2年3個月的時間案件才結束。期間必定支出律師費用,偵查庭委任律師陪同出席費用、一審刑事庭委任律師費用、提起訴願律師費用、提起行政訴訟費用及上訴至最高行政法院律師費用,至少約五十萬元左右。

(二)無形風險成本

1.品牌形象受到影響:
主打設計至生產全部都MIT的「嬌蕉包」推出當時造成一股熱潮甚至延燒至香港,每小時僅能生產六個的「嬌蕉包」,訂貨至拿到成品(需等待約2至3個月的時間),由此可知有多搶手。隨著消費者對智慧財產權的意識抬頭,遭遇訴訟不論勝訴與否,消費者必然會在心中埋下疑問的種子,會思考自己買到的是否會是仿冒品?

2.負責人的心理壓力:
「嬌蕉包」負責人遭受刑事審判期間必然會影響公司未來,會不會賣越多未來要賠越多?造成行銷上的阻礙。導致公司營運困難,收入不足支付員工薪資,員工接二連三可能擔心公司沒有未來,甚至領不到薪水,造成預防性的提出離職要求。最後判決尚未確定前,公司已無法營運面臨解散清算。


結論

「嬌蕉包」所產生的法律成本為兩位負責人刑事易科罰金一十八萬元,民事和解金約一百五十萬元,負責人委任律師律師費約五十萬元,保守估計為二百一十八萬元的損失,為嬌蕉資本額的兩倍。

身為臺灣眾多中小企業一員的嬌蕉國際有限公司在要進行幽默設計前,若先向智慧財產權事務所諮詢可能產生甚麼樣的法律風險,或許就可以避免今日如此慘痛的後果。

「嬌蕉包」在尚未註冊商標前,轉印法商愛馬仕的「柏金包」,已可能侵害其著作權,但這是可以避免的問題。透過天下雜誌及各大媒體報導後,想不被法商愛馬仕盯上都難,至於嬌蕉的「兔子拖車載香蕉的圖」一定會讓消費者與法商愛馬仕的LOGO產生混淆誤認嗎?我想答案是見仁見智。

參考資料

1.蘋果日報,2011/12/03,「kuso柏金包 嬌蕉包爭商標敗訴」。
2.天下雜誌,2012/05/01,「MIT新勢力2:嬌蕉國際」。
3.智慧財產權法院第100年度行商訴字第104號行政判決,2011/11/24。
4.最高行政法院第100年度裁字第391號行政判決,2012/02/23。
5.臺北地方法院第102年度智簡字第30號刑事簡易判決,2013/03/29。

2017-8月亞律智權雙月刊(1).pdf
點我下載
返回上一頁